结构管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结构管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【资讯】每年缺口近200万吨甘肃小麦种植缘何遇冷高臭草

发布时间:2020-11-04 09:02:08 阅读: 来源:结构管厂家

随着种植结构调整,我省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,省内小麦产不足需,每年缺口近200万吨,供需矛盾较为突出。为此,我省提出,今后一个时期,小麦生产要稳定面积、主攻单产,改善品质、提高效益,促进小麦生产稳定发展。

29年下降1000万亩

隆冬时节,冬小麦已进入冬眠。在我省中东部地区,昔日连绵起伏的整片小麦田,如今只剩零星的小麦地。

甘肃是我国北方冬春麦混种区,陇东、陇南为冬小麦主产区,沿黄、河西为春小麦主产区,陇中为冬春麦混种区。小麦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,也是群众普遍喜爱的主要口粮,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。

“家里有粮,心里不慌”。几年前,在安定区香泉镇后湾村农民杨继春家里看到,杨家专门用三间房屋来存放的粮食,一家人5年都吃不完。提起小麦,杨继春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。小时候因为干旱,小麦产量低,年年不够吃。包产到户后,他把家里80多亩地全部种成了小麦,几年时间,就堆满了粮仓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,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,再加上小麦种植效益较低,全省小麦种植面积持续减少。

“粮食多得吃不完,口袋里却没有钱花”。杨继春说,后来当地政府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,他家的小麦地自然种上了马铃薯。2005年,杨继春还被评为安定区马铃薯种植状元,政府奖励了一辆农用车。如今他的80多亩耕地只留了两三亩种小麦,作为一家人的口粮。

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,我省小麦播种面积逐年减少。已由1985年的2229万亩下降到2014年的1184万亩,29年下降了1045万亩,种植面积减少导致产不足需,每年全省小麦需求量约450万吨,而生产量仅250万吨左右,缺口近200万吨,供需矛盾较为突出。

产量低效益更低

甘谷县大石乡河南村是我省中部地区典型的干旱山区。在村民王效明的记忆中,小时候经常向外地的亲戚借粮吃,长大后外出打工,挣来的钱主要还是买粮食。

河南村文书李文昌介绍,村里243户人家,2800多亩土地,小麦是主要作物。由于干旱粮食产量很低,平均亩产50公斤左右,要是遇上旱情严重的年份,甚至连籽种都收不回来。

我省气候类型复杂、生态类型多样,小麦种植区域广泛,四季都有小麦生长,但气象灾害频发、季节性干旱常驻,致使小麦单产水平总体较低。同时,我省以旱地小麦为主,旱地小麦种植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0%以上,全省水浇地小麦面积仅有300多万亩。

省农牧厅种植业处处长李福说,当前我省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量和效益低。由于干旱少雨,旱地小麦常年平均亩产仅160公斤左右,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种植效益低而不稳。

2013年,根据兰州市价格成本监审局对9户定点农调户小麦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的审核汇总数据显示:单产下降,成本上升,小麦收益较2012年明显下降,每亩净利润由上年的盈利23.64元转为亏损46.35元。

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,农民播种小麦仍是传统的手撒播种,不仅造成种子浪费,而且田间病虫发生重,后期容易出现脱肥、倒伏。同时,农民互相串换种植的现象也很严重,造成小麦品种“多、乱、杂”现象严重,影响了产量和品质。

“现在种植小麦遭受野生动物的破坏也很严重”。白银市平川区一些农民抱怨说,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增强,野生动物的繁殖能力大幅提高,现在地上跑的有田鼠、兔子,天上飞的有野鸡、麻雀、乌鸦等,在小麦快成熟的时候,动物们就纷纷前来与农民“抢粮”。

让农民无可奈何的是,为了一年的收成,每天从早上开始就要到麦地赶动物,“喊得嗓子痛,累得胳膊抬不起来”。农民纷纷表示:“以后不种麦子了,太费人,动物根本赶不走,如果不管地里的野生动物,小麦就会颗粒无收。”

稳定面积主攻单产

为促进小麦生产发展,确保口粮绝对安全,农业部近期召开了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发展座谈会。会后,省农牧厅专门出台了抓好小麦生产的通知。

李福介绍,今后一个时期,我省小麦生产发展的总体思路是:稳定面积、主攻单产,改善品质、提高效益,促进小麦生产稳定发展。

在面积不能增加的情况下,提高单产仍然是我省小麦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。改进栽培技术,使用良种,提高小麦单产是确保我省口粮安全的重要途径。

李福认为,首先要推进种业科技创新。要结合实施种子工程,加快选育一批耐寒、抗旱、抗病的新品种,还要对现有的一些主推品种开展提纯复壮。每个高产创建万亩片建立200亩种子繁育田。推进技术集成创新。要结合小麦高产创建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,集成一批区域性、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,特别要推广一膜两用、全膜覆土穴播、宽幅精播等抗旱节水技术,为小麦的持续稳定增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
“小麦病虫害主要是蚜虫、条锈病等,要及时防控”。省植保植检站站长蒲崇建说,天水陇南条锈病的菌源区要实施关口前移,推行药剂拌种,压低菌源基数。同时实施“一喷三防”。小麦生长发育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,易受干热风、病虫害、倒伏、早衰等影响。实践证明,有效的措施就是开展“一喷三防”。这项技术有政策支持,关键是落实到位。

要想提高小麦产量,精细整地和适量播种也很关键。重点是开展深松整地,打破犁底层,改善耕层结构,做到保墒抗旱防冻。要考虑品种、区域、播期等因素,把握好播量。要加强农机手培训,规范操作,做到适量播种。

业内人士指出,在小麦生产中,要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规模化种植。加快构建新型经营服务体系,既要发挥农技推广队伍的主体作用,又要培育以农机作业为主的专业化服务组织,开展机耕、机播、机防、机收等作业,提高小麦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,这样才能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益。

御剑宗师破解版

千千娱乐app

龙威手机版